中药名大全-中药大全-中药名称大全-中药功效大全-中药材百科
主页 归经 药膳 偏方 中药方剂 中医美容 功效 药味 药性 中医资讯 中药宝典
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药宝典 >

虻虫-功效与作用

时间:2022-03-13 12:28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
<a href='http://www.zycbaike.com/zhongyaobaodian/mengchong_gongxiaoyuzuoyong_325.html' target='_blank'><u>虻虫</u></a>

  【中药名】虻虫 mengchong

  【别名】牛虻、蜚虻、牛虻、绿头猛钻、牛苍蝇、瞎虻虫、瞎蚂蜂、牛蝇子、瞎眼蠓。

  【英文名】Arylotus Seu Tabanus。

  【药用部位】为虻科虻属动物华虻Tabanux manda-rinus Schiner及其同届多种昆虫和黄虻属双斑黄虻(复带虻)Atylotus bivittateinus Takahasi的雌性全体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1.华虻:雌虫体长16~18毫米,灰黑色。前额黄灰色,基胛近卵圆形,黄棕色。触角第1环节基部棕红色,有明显锐角突起。翅透明,翅脉棕色。胸部背板灰色.有5条明显黑灰纵带。腹部圆钝形,有明显的白斑。雄虫与雌虫相似,较雌虫稍大,仅腹部呈圆锥形。2.双斑黄虻:雌虫体长13~17毫米,黄绿色。眼大型,中部有一条细窄的黑色横带。前额黄色或略带淡灰色。触角橙黄色,第3节有明显钝角突。翅透明,翅脉黄色。腹部暗黄灰色,多金黄色毛及少数黑毛。背板两侧具大块黄色斑,腹板灰色。雄虫与雌虫相似,但体较小。

  【产地分布】1.华虻:雌虫吸食牛、马等动物血液,雄虫不吸血,吸食植物计液。常居于草丛及树林中,性喜阳光,多在白昼活动。全国各地均有分布。2.双斑黄虻:成虫白日活动,喜强烈阳光。雌虫吸食牲畜的血液。广泛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华东各地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季捕捉,捕后用沸水烫死,洗净,晒干。

  【药材性状】华虻干燥的虫体呈长椭圆形,长1.3~1.7厘米.宽5~10毫米。头部呈黑褐色.复眼大多已经脱落;胸部黑褐色,背面呈壳状而光亮,翅长超过尾部,胸部下面突出,灰色,有5条明显黑灰纵带,具足3对,多碎断。腹部棕黄色,有明显的白斑,有6个体节。质松而脆,气臭,味苦、咸。双斑黄虻呈黄绿色,眼大型,中央有1条细横的黑色带;翅透明,翅脉黄色;腹部暗灰黄色,有较多的金黄色毛茸及少数黑色毛茸。

  【性味归经】性凉,味苦。归肝经

  【功效与作用】逐瘀消癥,破血通经。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破血消癥药。

  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1.5~3克;研末:0.3~0.6克;或入丸剂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或调茶抹。主治血瘀经闭,产后恶露不尽,干血痨,少腹蓄血,癥瘕积块,跌打伤痛,痈肿,喉痹。

  【药理研究】1.抗凝作用,虻虫在体外有较弱的抗凝血酶作用,体外和体内均有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。2.对小肠功能的影响,虻虫水煎剂对小鼠离体回肠运动有明显抑制作用。3.抗炎作用。4.镇痛作用。5.其他作用,虻虫对家兔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,对内毒素所致肝出血性坏死病灶的形成有显着的抑制作用,虻虫醇提取物有明显溶血作用。

  【化学成分】含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胆固醇及钙、镁、磷、铁、钴、铜、锰、锶、锌铝等24种无机元素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气血虚者、孕妇及月经期均禁服。

  【配伍药方】①治月经不行,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:地黄四两,虻虫(去头、翅,炒)、水蛭(糯米同炒黄,去糯米)、桃仁(去皮、尖)各五十枚。上为末,蜜丸桐子大。每服五、七丸:空心、温酒下。(《妇人良方》地黄通经丸)

  ②治太阳病,身黄,脉沉结,少腹鞕,小便自利,其人如狂者:水蛭(熬)、虻虫(去翅、足)各三十个,桃仁二十个(去皮、尖),大黄三两(酒洗)。上四味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去滓。温服一升,不下,更服。(《伤寒论》抵当汤)

 


(责任编辑:sogood)

热门标签

热门信息

网站地图 TAG标签